一、意外之喜
三月的天是湿润的,空气中的水分,让人浑身不自在。睁着惺忪的睡眼,起床查看邮箱,发现今天是 UCB 放榜的日子。
当时的我,已经做好了去港大的打算。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的父母对我出国留学充满了担忧。“妈妈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要是出事了,又那么远,我们该担心死了。“ “听妈的,去港大吧,又近,又相对便宜。”
我的父母还算开明,尊重我的选择,知道我一心想去美国,便说:"要是你能录到排名前二十五的学校,我们就让你去了。”
这些话对我来说不太中听,却是事实。诚然,当时的我没有太多的选择,向来喜欢美国的我对英国的学校没什么感觉,美国的学校又无情的给我一封又一封的拒信。到了这个时候,我的选校单上只剩下了 UCB,CMU 和一些彩票校,似乎没有一个是有希望的。在疫情的大环境下,仿佛离家最近的香港才是最好的选择。
到了学校,小心翼翼的问我的同桌:“UCB 放榜了,你开了吗。”
“Waitlist,你怎么样。”
“我还没开。” 没有说出口的,其实是我不敢开。
但是他显得很兴奋:“赶快,赶快。” 他催促着我。
“行吧,不过这次就不录 reaction 了,反正没啥悬念,都是拒绝。”
面无表情的我飞快打开了 portal,想着能让伤心的时刻短暂一些。嗯?扫了几眼,怎么不是 “I’m sorry...” 意识到了什么的我转过头和我同桌对视,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回头看看大写的 Congratulations ,我歇斯底里似的重复着 “卧槽...”
假如说之前收到 offer 时候的反应都是在逢场作戏的话,UCB,多谢你让我投入了一次。
我冲出教室,立刻给我父母打了个电话。在一句句的恭喜之后,我对老妈大喊:“老妈,你别想让我去港大啦!”
二、树,我爱上了熊
凑巧的是,我的梦校一直是伯克利的死对头——斯坦福。曾经一次又一次,我幻想自己漫步在黄砖红瓦的传教堂风格的校园里,和无数世界上最优秀的同龄人成为朋友。但真正让我有勇气在 REA 去申请斯坦福大学的,是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在高二的暑期科研项目中,我认识了一位斯坦福大学土木系的教授。虽然是线上授课,但项目的氛围还是超乎想象的好。那位教授上课的节奏把握地恰到好处,虽然涉及到了一些研究生阶段的知识,我却掌握的还不错,在教授的帮助下,我和同学们完成了一次对于埃及曼农石像的地震分析。我作为共同一作以及通讯作者,把最终的结果也发表在了一个土木工程的会议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那位教授相处甚欢。他喜欢弹钢琴,我也会弹一点钢琴,在项目的最后一天,我们还进行了远程的钢琴交流。项目结束后,远在美国的教授给我寄来了一份斯坦福的纪念品,我也给他寄去了一张朗朗演奏的肖邦钢琴专辑。
顺理成章地,我拿到了这位教授的推荐信。还记得在邮件里,教授和我说希望在斯坦福能和我见面,我脑袋一热,得了,冲斯坦福。
但我还是太天真了。放榜之前,我给教授发邮件,希望他旁敲侧击地向招生办推荐下我——这位他心仪的学生。遗憾的是,教授却说本科生的录取他们也无权插手,不过如果我研究生也想进行土木工程方向的研究的话,则会容易许多,因为研究生的录取是系内决定的。
终于到了放榜的那一天,我满怀期待地点开 portal:"I'm very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深呼了一口气,我平静地关上电脑。是的,中国有那么多比我优秀不知多少的学生,他们比我标化更高,比我更有社会责任感,比我更有热情。想到这里,我对自己又有点可气,又有点可笑,打开电脑,把一切关于斯坦福的东西删了个遍,倒头睡了一觉。
第二天,出于报复心理,我开始关注斯坦福的死对头—— UCB 。同样是享誉全球的顶尖大学,也早就听闻 “嬉皮士” ,“最强公立” ,“ cs 四大校” 这些标签,UCB 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
不同于斯坦福校园的恢弘大气,UCB 的校园则更加地活泼,精致。还记得第一次在 youtube 上看 UCB 的 campus tour , 我就爱上了他的校园。倚着不陡的小山坡而建,历史的沧桑感和加州活力四射的氛围在这个校园里融和。
学校有非常古典的 Greek theatre , 也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你若是更加喜欢大自然,学校的东北角是一片小动物的栖息地,在这里,你可以和诸如火鸡,小鹿,浣熊之类的朋友打交道。
再往上走,就是闻名遐迩的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旁边则是叫做 The Big C 的郊野公园。傍晚,在紫罗兰色的晚霞下,你还可以坐在 The Big C 的秋千上,眺望远处高耸的Sather Tower 和 Bay Bridge 。
不仅是校园吸引了我,UCB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同样让我心驰神往。Big Game 橄榄球赛,起源于1892年,Golden Bears VS Cardinal, 偶数年在UCB主场,奇数年在斯坦福主场。每当这时,学校里的同学便会穿上印有 "Beat Stanford" 的文化衫;甚至在修建钟楼这一方面,UCB 的 Sather Tower 也要比斯坦福的 Hoover Tower 高上几米。这种 wickedly funny 的校园文化使我深深地爱上了 UCB 。
在收到 UCB 的录取之后,我人在学校,心却飞到了八月份的加州,幻想着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也幻想着融入这个欢脱搞怪的大家庭。
尽管表面上势不两立,但 UCB 和斯坦福实际上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共同撑起了西岸的学术中心。从 El Palo Alto(斯坦福吉祥物,是一颗高大的红杉树)到 Oski the bear(伯克利吉祥物,一只眼里无光十分阴间的熊),脱离了个人情感光环的斯坦福就静静伫立在我的心里,而我也终于能对他说出一句 “树,我爱上了熊。”
三、不是最优秀,也能被选择
在我的学校里,我从来都不是那个最优秀的学生,不管是标化成绩,在校成绩,还是活动,我都是家长老师口中那个 "中不溜" ,"半桶水晃荡" 的存在。
其实,要问我为什么被 UCB 录取了,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提供一些小技巧,也许能更帮助到正在迷茫的你们。
加州文书选题和写作
众所周知,加州系统的申请一共有四篇文书,并且是被所有你申请的加州学校所共享的。也就是说,在任何一篇文书中,不能带有对任意一所学校的偏向性;这也意味着,这四篇文书并不需要你对某所学校独特的认识或示爱。所以,为了在申请季中节省时间和保持稳定性,我们大可以选择我们写过的其他文书,加以修改,来符合文书的题目,而没有必要去重新选材,重新打磨。
而在选择加州的四个文书题目时,我的建议是无论如何都要选择一篇有关 Community 的文书。因为,加州大学的申请者众多,基本的学术能力和成绩已经可以从学校的成绩单,你的标化成绩,和活动列表中看出来了,然而,你对于社区的贡献则不是通过数字或是活动列表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可以说明清楚的。所以一篇 Community 的文书是十分必要的。
各花入各眼
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口味。在我申请的五所加州大学(UCB,UCLA,UCSD,UCSB,UCI )中,只有 UCB 和 UCSB 向我伸出了橄榄枝,UCLA 和 UCSD 拒绝,而UCI 则是把我放入了 waitlist 的鱼塘里。
然而据我的观察,我和另外一位录取了 UCB 的同学(我们学校 UCB 总共录取了两位)有一个共性,就是我们的简历中都有一段学术研究的经历,并且我和那位同学都在学术会议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所以我认为,同学们要是把UCB放入了自己的目标学校列表,不妨去参加一段科研经历,一方面能够结交不同的朋友,收获知识,充实自己的经历,一方面,说不定 UCB 就向你伸出橄榄枝了呢。
四、“爱挑毛病” 助我保持良好心态
要我说在申请季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莫过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虽然听起来非常老生常谈,但是当你周围的人纷纷拿到理想的 offer 唯独你却没有时,无助和焦虑是真的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想教给大家一个如何在申请季中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
这个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当你不怎么期望一件事的时候,失去它就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毕竟是我的梦校啊,我怎么能不期望呢?这个时候就得给自己多设几个梦校,尝试发现原本被你当作匹配校甚至是保底校的一些闪光点,使其变为你的梦校,抑或是发现一些你现有梦校的缺点。这样,你的期望值就被均匀的分散在申请季的各个阶段,在遭遇失利的时候,就能期望着下一个目标,失利就变得无足轻重了。
举个例子,当时我 REA 斯坦福出结果的那一天,心里就在想,录了我也开心,不录我也不伤心,毕竟斯坦福校园那么大,上课跑的累死了,夏天还热,反正都是学工科我为啥不去佐治亚理工?
然后到了佐治亚理工放榜的那天,我也在想,录了也挺好,不录也挺好,听说能在 Gatech 校园里看到的妹子,都是过来参观的,我可不想在一群程序员中看着我的头发一根根掉光。
又到了 ED2,我选择了斯沃斯莫尔学院,到了放榜的那天,实在对这个学校没啥毛病可以挑了,我就想,录了我,我就下车了,没录我的话呢,我还可以经历 RD 一轮的放榜过程,多好啊。
就这样,凡是被我挑了毛病的学校都慷慨地给我发来了拒信,但我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期待着一次又一次的放榜。这个例子多少带着点夸张的成分,但我想说的是,适当的放低自己的期望并保持好的心态,真的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Fiat lux and go b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