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美研录取季,有一些同学陆陆续续收到了直接录取(Offer),有些人不幸收到拒信(Reject),但最令人抓心挠肝的——则是收到候补通知(Waitlist)的同学!面对不确定的结果,与其在焦虑中苦苦等待,不如积极应对,合理争取更多“转正”的机会!
1、被列入Waitlist 是一件坏事?
为什么会存在Waitlist?实际上,美国院校的某个专业收到的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数量超过实际的录取名额,是非常常见的现象。由于名额有限,招生委员会会把一些强有力的候选人暂时放进候补名单中,而不会立即录取。
如果你被列入了Waitlist,不要沮丧,这表明你的实力得到了招生委员会的认可,是符合招生要求的,是具有较强潜力的候选人。
所以,千万不要气馁,不要内耗,积极行动起来完全有可能收到转正Offer。
2、Waitlist 转正的可能性有多大?
美国研究生申请中,Waitlist(候补名单)转正的概率 取决于多个因素,具体情况因学校或项目的筛选标准、当年申请竞争情况等而异。
以下是影响转正的一些关键因素:
■ 录取者是否拒绝 Offer(Yield Rate)学校通常会超额发放录取,但如果最终录取者选择去其他学校,学校才会从 Waitlist 里补录。
高排名学校(如Top 20)、热门项目(如CS、MBA、数据科学等)竞争激烈,通常转正率较低,因为大部分录取者都会接受 offer;冷门项目(如人文学科、小众工程方向)Waitlist 转正率可能较高;博士项目(PhD) 的Waitlist 通常与导师的招生计划密切相关,转正率较难预测。
■ 你在 Waitlist 中的排名位置Waitlist 也有优先级,排名靠前的申请者更有机会转正。部分学校会告知你在Waitlist上的大致位置,但大多数不会透明公布。也有学校会在官网直接写明不会在waiting list给学生排名。
■ 项目招生规模招生规模大的项目(如某些硕士项目)更可能有空缺名额。研究型项目(如PhD)由于招生人数少,候补转正机会相对较少。
可以通过搜集这些客观信息,来评估自己的转正几率。
3、如何积极自救,提高Waitlist上岸机会?
1.调整心态,从Waitlist转正是一场持久战!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如果想从waitlist转正,那一定是一场持久战,一定要有耐心。如果你在年底或年初收到waitlist,争取转正的努力会长达4、5个月甚至更长。一般在 4月中旬至5月 录取者做决定后,学校会开始从 Waitlist 录取。部分学校可能到 5月中下旬甚至6月 仍会补录。
在这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同时也积极为转正努力。但不建议完全依赖Waitlist,可以更多考虑已经获得录取的其他学校。
2. 补充材料和持续表达兴趣收到首先,收到waiting list通知后,应该向学校提交一封 LOCI(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 持续兴趣信),强调自己仍然对该项目非常感兴趣;并简要提及自己的最新成就进展(如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提供新的科研成果、工作成就、论文发表、GPA提升等材料),有助于提高转正概率;也可以适当表达该项目是你的“首选”(如果你愿意承诺入读)。
学校官方通常会回复给你一封“已接收,感谢等待”之类的邮件,这个时候就要开始为接下来的update阶段的努力做规划了。
3. 考虑是否有内部推荐途径美国院校十分注重校友传承,他们相信有校友做担保,这个申请者相较其他学生来说更符合学校的特质与要求。建议大家尽一切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往届校友,和校友沟通获取更多学校信息,如果能拿到校友推荐信就更完美了。
4. 与教授或招生官保持适当联系如果该项目允许,可以和教授或招生办公室邮件沟通,表达你的兴趣。
两点注意:
第一,不要频繁骚扰招生办,每两个月左右更新一封邮件,一般发送 1-2 封 LOCI 即可。否则,学校会推断你不耐烦继续等待了,所以很大可能会直接回复你拒信,所以一定要表现适度。
第二,在每一次的更新中都要体现出“实质性”的进展:比如我第一封邮件更新了最新版的GPA,第二封重点突出了实习,第三封重点写了毕业论文等学术收获。每一次更新都要和自己之前提交的Personal Statement逻辑一致,体现“一脉相承”的连续性的努力。
4、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Waitlist 转正的机会主要受到录取者是否放弃、项目竞争激烈程度、招生名额、是否主动表达兴趣等因素影响,可以通过提交 LOCI、补充新材料、与教授/招生官保持适当联系、寻求校友推荐等方式提升Offer几率。保险起见,不要只盯着Waitlist的梦校,可以先在录取院校中选择一个合适的offer交定金,不至于最后无学可上,然后对于梦校持续努力。
即使没有收到转正,也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祝每个同学都能收获心仪的Offer!在留学方面有疑惑的同学欢迎联系传兮留学的老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