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A BA这个项目早在2017年就已设立,但是其真正迎来爆火是在2020年左右,有以下两个原因:
1. 2020年-2022年期间迎来了BA/DS岗位狂潮,大批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纷纷开启“抢人大战”;然而当时市面上优质的大数据类项目并不是很多,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UCLA BA项目的毕业生迅速成为了招聘市场上的“香饽饽”。
2. 在2020年QS商业分析硕士排名中,隶属于UCLA安德森管理学院的BA项目荣登排名第二,仅次于榜首的MIT BA。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UCLA BA项目的毕业生在20-22年间展现出惊人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在科技创新的加州地区,他们从硅谷巨头席卷到初创startup,近乎“垄断式”的placement表现无疑给未来学子的自信增添了许多砝码。同时该项目独创的business+analytics结合的双轨学习模式,恰恰契合了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让学生们在市场环境中如鱼得水,无论是面对科技公司的商业分析岗位还是金融企业的数据决策岗位,都能游刃有余、大获全胜。
UCLA BA项目求职近况
最近两年,可以观察到UCLA BA项目的就业率从23年就出现了下滑。即便是成功就业的学生,岗位选择上也有着明显变化:更加偏向DA/BIE类(比如Amazon BIE是会定点从该项目里捞人的),这种情况发生的背后又有如下几个原因:
● 和哥大数据类求职中提到的一样,北美整体的数据求职市场有些趋冷,任何相关项目都在所难免。
● UCLA BA作为50% business+50% tech的教学鼻祖,受到的市场冲击尤为显著,因为市场下行促使公司招聘策略转向,更倾向于招募tech背景扎实的候选人(如纯CS/DS背景)。很多项目在意识到了这一点后及时改名+调整课程设置,比如西北MLDS和芝加哥ADS。此外,UCLA BA项目自身的扩招也导致了内部竞争加剧。
在“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供给过剩”的双重压力之下,UCLA BA已不再是很多学生除MIT BA之外的首选,比如今年有学生问过UCLA BA/Columbia BA/CMU MISM等项目之间该如何抉择。
首先是通过严格的面试筛选机制后,能够确保录取者都是“同频”,并且造就了内部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绝佳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就读体验。而从客观条件来看,项目依然坐拥了三大优势:
1. 地理位置优势:扎根科技创新中心的加州,除了大S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项目轻易可以碰瓷;
2. 品牌效应:项目title和alumni仍旧有着极高的行业认可度;
3. 更加理性的自我定位:经历了20-22年的高光时刻和近年的市场调整后,项目以及学生都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明确自我追求。
在这些因素的加持下,UCLA BA仍然是最顶尖的商业分析项目之一。但是它比较适合拥有明确职业规划、较强执行力且善于主动争取资源的同学,因为这类学生能够最大化地leverage项目的各项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留学方面有疑惑的同学欢迎联系传兮留学的老师咨询~